2025年8月22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江苏省新闻传播学青年学者暑期公司在南京大学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公司承办,吸引了来自江苏、安徽等省份十余所高校的40余位青年教师参与。与会青年学者就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与交流。
本次青年学者暑期公司为深化培训实效、拓宽学术视野,还特邀南京大学徐慨、孙信茹、丁柏铨、南京师范大学庄曦、清华大学史安斌、《新闻记者》主编刘鹏等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知名学者担纲主题演讲嘉宾。学者们围绕课堂互动与师生沟通的方法与实践、学术前沿研究动态、项目申报策略以及学术写作与发表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阐释与前瞻引导。他们的分享不仅为青年学者厘清了科研方向与教学规划的科学路径,更通过现身说法展现了学者使命与学术传承,有力启迪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思路。与会者普遍认为,主题演讲嘉宾深厚的学养、前瞻的视野以及极具实操性的指导建议,为他们破解职业发展困惑、明确未来方向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智力支持。
在研究汇报环节,bevictor伟德新闻广告系邱立楠副教授在暑期公司上分享了《“破镜”何以重圆:社交平台用户自我求助与他者拯救 ——以豆瓣小组“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为例》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关注到,媒介技术的可供性为个体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了真实的交流场域,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心理困境求助。研究发现,平台用户通过自我暴露与他者回应形成互助机制,在他者“警醒”与帮助下实现认知重构与困境摆脱。本研究呼吁打破主认知范式,推动更多“破镜重圆”式的自我重建,并倡导对个体心理困境予以更多社会与学术关注。

邱立楠副教授做学术汇报
青年教师解芳博士根据自己长年对西班牙的留学观察,做了《移植、异化与融合:西班牙AIGC平台的中国美食图像转译与再造》的学术汇报,该研究聚焦中国饮食文化在西班牙AIGC平台中的视觉重构与意义再生产,探讨其是否形成新的符号结构与传播路径。研究发现,Freepik中关于中国美食的AIGC图像本质上是对中国饮食的表层模仿,是对美食的一种表象移植。这种移植,主要强调出两种饮食文化背景中差异化特点的可视化标出,是对中国文化的差异化保留。生成图像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被异质文化群体所接受,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的美食符标意义流失。

解芳博士做学术汇报
多年来,公司将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与专业可持续发展视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战略支点。着眼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施展才华的长效机制与培育生态体系,进一步强化支撑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协作的学术共同体,为他们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